教育 客戶案例 操作說明

高中教師共享成功進行混合式學習的 5 項最佳作法

下列是幾項由 NCSSM 數學和科學教師提供,有關如何為混合式教室實現成功學習體驗的熱門訣竅。
5 閱讀分鐘

更新日期 April 22, 2024

發佈日期 September 25, 2023

High School Teachers Share 5 Best Practices For Successful Hybrid Learning

1. 讓每一個人都上 Zoom

沒錯!即使是在教室內的學生,也都應該從他們自己的裝置加入 Zoom 會議參與分組討論。 教室內的學生可攜帶耳機,並直接與一或兩位虛擬學生在討論時間使用分組討論功能交流。 針對多數的課程,可在教室前方安裝一個網路攝影機,讓遠距學生可以看到同一班級的同學,同時也可以在教室前方使用投影機或大螢幕,以畫廊檢視來顯示遠距學生。

11 和 12 年級數學教師 Nick Koberstein 喜歡將網路攝影機夾在他的螢幕上方。 「這可幫我記得對著虛擬學生教課,同時也讓大家看得到課堂的狀況。」他解釋說。

2. 將虛擬和實際出席的學生分組在一起

在為討論進行分組時,可刻意將虛擬和實際出席的學生彼此分組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確保每一個人都感覺像是在同一個班級一樣。」工程和電腦科學教師 Letitia Hubbard 如此說。

針對較高年級的學生,數學教師 Cheryl Gann 建議可讓在教室的學生和虛擬學生使用聊天功能進行交流,並指定一個聊天監視器來追蹤聊天對話狀況。

「學生習慣了利用那個媒介來溝通。」Gann 說道, 「我會讓班上的一名學生負責在討論時,將聊天中的問題提出來。 有時學生會對將問題打字出來的方式,感覺比較自在些。」


專業訣竅:設計互動式實驗室

應特別留心將虛擬學生包含在所設計的實驗室中。 盡可能在實驗中使用一般常見的居家材料,或將實驗室用具包送到學生的家中。 Hubbard 讓學生參與實驗,他們可測量自己在跨過測力板時的步態,然後使用測量數值來設計鞋底。 她安排由教室內的學生使用測力板來測量數值,而虛擬學生則是為鞋底進行分析並負責使用電腦輔助設計 (CAD),以確保每一個人都有融入感。 當兩組人在學期過一半時交換位置,新的一群人會以 3D 列印鞋底來重複實驗測試,如此即可讓學生獲得完整的體驗。


3. 思考課堂以外的事

長時間的線上課程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相當累人,而數學教師 Christine Belledin 則是選擇以各種活動來避免會議疲勞。 「我不認為講課是一個好的形式,即使是面對面也是一樣。」Belledin 說道。 她建議可變換課堂形式,讓學生不會長時間都只做同一件事,因此她會在課堂上結合使用線上分組討論、投票、活動和影片。 她也要求學生在進行較長時間的課程時,拿出最愛的飲料或零食來享用,以此做為一種有效的休息方式。

4. 為學生找出分享作業的方式

利用 Zoom 的白板功能,在觸控式螢幕上以觸控筆進行註解,讓課程可充分運用此種科技。

「我真的喜歡 Zoom 的註解工具,這個工具比實體的白板好用,因為我也可以讓學生來註解。」Belledin 說道, 「遠距學生可參與進來,而教室內的學生則不用走到白板前,即可展示他們的作業。」

她也讓學生為作業拍照,然後將照片加至共享的 Google 文件中。 「我們發現即使只將紙張放在網路攝影機前,效果也都極好。」Koberstein 補充說, 「您可能會想要讓學生用筆寫下來,這樣比較容易閱讀。」

5. 設計和為教室準備,讓每一個人都可看見和聽見

在 NCSSM,每一個混合式教室都擁有 ClearTouch 板,這是一個大型螢幕顯示器,可連接到 Zoom 課堂。 這可做為白板來使用,但所有寫在上面的內容都可填入為 Zoom 註解,讓在 Zoom 會議中的教室內和遠距學生都有相同的檢視畫面。 您也可以只要連接一個電話就好,用來做為文件攝影機,或是使用 Zoom 的註解工具,然後投影給教室內的學生,如此即可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可看見相同的材料。

虛擬學生可能會因為口罩和實際的距離,而難以聽清所有在教室中所說的內容。 Koberstein 建議在回答學生的問題和總結討論要點前先覆述學生的問題,讓虛擬學生可跟上對話。

深入瞭解

一如往常的是,要保護好 Zoom 教室不受干擾和不速之客進入。 請參閱我們的部落格,瞭解保護虛擬教室的最佳做法。 如欲深入瞭解有關成功設計混合式學習環境的資訊,請造訪 Zoom 教育解決方案網頁

客戶對我們讚譽有加

Okta
Nasdaq
Rakuten
Logitech
Western Union
Autodesk
Dropbox
Okta
Nasdaq
Rakuten
Logitech
Western Union
Autodesk
Dropbox

Zoom - 同一平台,連繫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