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quie Hills 是中國香港一流國際學校啓歷學校 (Kellet School) 的副校長。她的冒險精神一路引領她到這裡,從小在英國、中東和西印度成長的她說:「我一向很喜歡旅行。」
她於 2007 年來到香港,並迅速接手發展高中部的挑戰。隨著近期 COVID-19 的加劇,這項挑戰變得更加艱難。Hills 對此表示,「保持連結從未受到如此重視,」她也深信連線能力才是邁向成功的驅動力。啟歷學校對連線能力的需求,促成了與 Zoom 視訊通訊的合作契機,為啟歷學校在 COVID-19 疫情期間的遠距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兩個校園的故事
追溯至 2007 年,當時香港島薄扶林 (Pok Fu Lam) 上的啓歷學校高級中學僅有 13 名學生。Hills 說:「我很榮幸有機會從零開始栽培學生,這種情況少之又少。」
不久之後,來自多個社群的學生紛紛湧入這間新成立的高級中學。然而,當時的建築物容量不足,因此啓歷建造了一間專門校園以容納國中和高中生,同時在薄扶林保留了另一塊校園預定地。
啓歷藉由提供一貫的學習體驗,逐步發展為卓越的教育中心。Zoom 成為定期舉辦管理會議和當地聯繫各校區的方式。
疫情大流行導致的分離
當疫情爆發後,香港教育局(EDB)便於農曆新年期間關閉了所有學校。學校別無選擇,只能迅速調整為居家學習模式。「這不僅僅是將所有內容搬到線上那麼簡單,」Laufer 對此表示,「與學生展開遠距互動,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需要非常多的技巧。很多早期的學習課程均為實作課程居多,要以實物支援孩子的學習。」
線上重現課堂環境
不久之後,啟歷學校便使用 Zoom 開發出互動式居家學習模式,盡可能地真實重現課堂環境。學校將學習套裝寄送至學生家中,裡面包含教科書、練習本和色鉛筆、量角器等教學輔助工具。Laufer 表示,「所有學生都擁有相同的設備,有助於我們提供一致的教學內容。」
起初,高中部給予學生關閉攝影機的選項,讓有需要的學生可以感覺更自在。但教師則認為,與學生面對面線上交流,可大幅提升學生參與感。Hills 表示,「不僅如此,我們發現平時較少表達意見的學生,開始對課程表現出興趣。」
Zoom 的集中控制功能讓教師能將學生的麥克風設為靜音,避免受到背景噪音干擾,或關閉個別學生的攝影機,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許多教師也開始將 Zoom 融入作為個人「直播教學」的方法。Hills 表示,「當我走進一間教室,發現教師在自主工作期間開放 Zoom 讓學生提問,全班都維持相同的步調,讓課程進展得十分順利。師生之間的連結感,著實令我印象深刻。」
分組討論已成為 Zoom 最受歡迎的功能,教師可以將學生分配至各個虛擬小組團隊中進行團隊活動,就像他們在同一個房間一樣。
Zoom 等候室也是深受歡迎的功能。此功能可防止未經授權的觀眾進入課堂,並打造安全的學習環境。Laufer 指出,「這也意味著若學生遲到,教師可等待適當的時機再讓他們加入課堂。」
將視訊擴展至課堂之外
隨著遠距學習模式進展順利,學校也不斷地挑戰自我,以全新的方式應用遠距模式,豐富教師的職業生涯。Laufer 對於自己能夠不受地域限制,為團隊尋找個人發展機會這一點感到欣喜。她表示,「一些團隊成員參與了香港並未開辦,只在澳洲舉辦的精彩課程活動。」
啟歷學校也著手規劃了學校首屆的虛擬高中部開放日晚會,讓家長們融入了視訊優先的文化,並讓他們能註冊由高中部團隊成員引領授課的互動式線上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