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 Zoom AI Companion,您的新 AI 助理!
利用 Zoom AI Companion 提升生產力和團隊協作,透過符合資格的付費 Zoom 方案,無需額外費用即可使用。
在 2025 年 5 月的工作轉型高峰會上,我們探討了如何更好地理解效率的定義,以及在這個由人工智慧驅動的新工作時代,我們需要哪些指標、習慣和心態來因應新時代帶來的新變化。
更新日期 May 20, 2025
發佈日期 May 15, 2025
隨著工作與科技的持續演變,效率不僅僅是提升工作速度,而是要更智慧地工作。是時候重新定義效率的意義,挑戰過時的忙碌觀念,並探索如何減少工作碎片化、自動化重複性任務,促進高價值的工作,協助團隊釋放新效能並實現真正有意義的成果。
深入瞭解工作轉型高峰會的精華見解。
Rahaf Harfoush 是數位人類學家暨《紐約時報》暢銷書的作者,她首先分析了我們如何看待效率。我們許多人衡量成功的標準是完成了多少工作,開了多少會,處理了多少電子郵件,擬定了多少草稿、參與了多少專案或工作了多長時間,而不是工作所產生的影響。
挑戰我們現有的工作心態可能很困難:
創意無法強求,但我們卻常硬撐著不肯休息片刻。
專注需要隔離,然而我們讓每個通知都打斷我們。
休息的員工表現更好,但我們卻把自己逼得筋疲力盡。
「挑戰在於文化,而非認知。我們認可有目共睹的努力,因為它很容易衡量。但對那些表面上沒產出的思考與醞釀,卻常不以為意。然而,思考與醞釀正是奇蹟的來源。這代表我們要明確將創意、創新與學習,視為與產出本身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
我們可以轉變思維方式的方法之一是依靠人工智慧來處理重複性任務,讓我們騰出時間和精力,以投身於深入且有意義的工作。即使面對複雜的難題,AI 也不僅僅是用以節省時間的工具。它可以作為腦力激盪的助手,拓展我們的創造力。Rahaf 表示「在人工智慧時代,真正能衡量效率的標準並非我們做了多少事;而是我們思考得有多深、多明智、多有想像力。」成功源於為深度工作保留時間,讓我們在其中學習,連結彼此,讚頌人性,同時透過創意、永續與協作,打造更有效率的工作場域。
史丹佛大學教師暨《Ideaflow: The Only Business Metric That Matters》一書的作者 Jeremy Utley 分享了一些實用建議,可幫助您養成將 AI 融入日常工作的習慣。「團隊要改變認知,從將 AI 視為一種科技轉變為將其視為隊友,」Utley 說。「專注於效能而非效率的團隊會更成功,並且與 AI 的互動帶來了更多價值。」
Jeremy 建議在工作流程中整合 AI 時,先從個人任務著手,因為影響不大的環境更便於進行實驗。若要在組織內推動導入,應將其視為一場文化變革,而非單純的 IT 導入專案。這需要納入所有部門,並配套設置辦公時間、聊天頻道,以及由領導層示範 AI 的實際應用,以利推廣。即使個人實驗不成功,分享仍然很重要,因為這些經驗仍具參考價值。
倦怠仍然是工作場域,包括 AI 轉型,的一個重要問題。重新設計工作流程時,須做測試和調整,以確保它們具永續性和可擴展性。領導者應該以身作則,透過適時休息來展現健康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鼓勵自己的團隊成員也這樣做。
Christie Burke 主持了一場小組討論,與會者包括 Bridgewater Associates 的產品經理 Christine Inkpen 和 Zoom 的財務系統卓越主管 Laurie Osumi。他們分享了將 AI 導入各自部門後的實際成效,如何促進流程更高效且更具創意。
Bridgewater Associates 的這個團隊不斷評估企業版 AI 工具。在一次成功應用中,AI 代理承擔的支援量達到 20%。該團隊也在探索由 AI 支援的盡職調查系統,以更快地產生初稿,加速人工流程。面對一項大型稅率專案時,Laurie 與她的團隊打造了一套輔助審核系統,自動檢查並修正稅率,使整體處理時間最多減少達 90%。
真正促使其成功的其實是他們的員工。Christine 在 Bridgewater Associates 的團隊專責創造一個環境,讓您可以透過建立 AI 工作群組及設定明確的限制,快速且安全地執行 AI 試驗。Laurie 在 Zoom 的團隊培育了協作環境,讓團隊成員持續測試、調整及分享使用案例,成功與失敗案例皆有,以鼓勵他人加入。
AI 可以幫助我們從內到外重新設計工作。它可以承擔繁重的工作,保護我們的注意力,給我們思考的空間,甚至成為一個腦力激盪的合作夥伴,引導我們進入更狂野、更具創意的領域。
信不信由您,這場技術轉型其實還在初期階段。領導者與團隊應從追蹤效率轉變為將效率轉化為商業價值,善用 AI 將例行工作自動化、強化決策品質,並創造更大的業務影響力,同時避免陷入倦怠的惡性循環。